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蘇報記者 袁藝 中央美院畢業生設計制作的巨型畢業作品,幾經輾轉安放到蘇州,它不僅訴說著一個動人的故事,還向蘇州的大學生傳遞著堅持夢想的正能量——《小火車背后的夢想故事》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里,林蔭大道旁的草地上停放著一部有一節真實火車廂那么長的小火車。小火車綠身紅輪,車頭渾圓,動感十足。從高處俯望,郁郁蔥蔥的暮春時節,它仿佛正穿梭在叢林中。 這部小火車誕生于北京,幾經輾轉安家蘇州,它的故事還要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生劉瑞和園區職技院院長單強說起。昨天記者聯系到他們,劉瑞說:“感謝蘇州給了小火車一個家。”單強則說:“謝謝小火車帶給我們夢想的力量。” 它為何來到蘇州? 小火車“無家可歸”——主人朋友圈急求助,終遇有緣人 2013年初,單強在朋友圈看見這樣一則消息:“誰能給我的小火車一個家,我就將小火車贈送給他。”原來,這部小火車是一個長12米、寬2.2米、高3.5米的“大塊頭”,是中央美院2007屆畢業生劉瑞的畢業作品,它曾經在北京“住”過幾年,后來劉瑞回鄉創業,它也跟著主人在內蒙古包頭市一個大院落下了腳。后來,大院要改建,工作人員通知劉瑞運走小火車,否則就把它拆掉。這可急壞了視小火車為心肝寶貝的劉瑞,他只好求助朋友圈,等待有緣人。 “有意思!”單強隨即與劉瑞取得了聯系,說自己工作的學校有條件接納小火車。他問劉瑞:“為什么要做這樣一部小火車?”劉瑞說,小火車承載著他的童年夢想。在他小時候,爸爸曾送他一輛飛馬牌小火車,那是他最心愛的玩具,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可以真正乘著這樣一部小火車出發。畢業作品讓他圓了這個夢,為了留住小火車,劉瑞花了數萬元把它從北京運到包頭,幾乎用完了畢業時的所有積蓄,現在實在不忍心它被拆除。聽到這個與“夢想”“堅持”有關的故事,單強滿口答應把小火車“接”到蘇州。不過,劉瑞也提了一個要求,希望將小火車維持原貌,不要進行改造。 就這樣,園區職技院的兩名老師在2013年暑假親赴包頭,租了一輛汽運板車,花了好幾天才將小火車“接”到了蘇州。不放心寶貝的劉瑞隨后也跟了過來,親眼看到了小火車的新家,才放心離去。 它怎樣艱難誕生? 全手工完成——千余人前來幫忙,幾乎窮盡所有精力 “小火車牽動著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童年記憶,是我們‘80后’共同的文化符號。”昨天,遠在千里之外的包頭的劉瑞在電話里與記者分享了小火車的制作過程。劉瑞珍藏著一輛“80后”兒時的玩具小火車,畢業時設計的這部小火車就是照著玩具車的模樣做的,從顏色到花紋,包括火車皮上的飛馬圖案、“PUFU-PUFU LOCO”的字母,都是一樣的。劉瑞說:“我就讀的是中央美院雕塑系,跟著導師在觀念藝術工作室實訓,我想用小火車表達出我們這一代的集體記憶文化。” 小火車從設計到加工再到組裝成型,全部都是手工完成。2007年春節過后他便著手繪制設計草圖,直到6月畢業作品展開展當天才最終完工。劉瑞回憶道:“小火車的制作過程比我想象中還要麻煩上千倍,我幾乎窮盡了所有精力,幫助過我的老師、朋友不下千人。” 他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遇到過的重重困難。搜集原材料的過程中,劉瑞被狗咬過、被鋼筋扎過;花了兩周時間請朋友幫他一起給小火車蒙鐵皮,雇傭的刮膩子和打磨的散工超過50人次;噴漆時用美紋紙粘貼、五次套色才最終噴出了花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小火車是真的可以開動的,劉瑞給它安裝了一個摩托車用馬達,專門請技術專家解決了前輪的萬向轉動和底盤組接難題。 它如何啟發學生? 走在校園中看見它,就感到了夢想的力量 如今,劉瑞從事設計制作大型展覽機器人的工作,繼續并深化著設計制作小火車的那些技能,而且有了那次“豁出去”的經歷,他現在架得住任何業務挑戰。“我在全國各地出差,如果有機會到江浙一帶,就一定會去蘇州看看小火車。”他說。 而在園區職技院,小火車也向該校大學生傳遞著夢想的正能量。單強說:“我告訴學生們,小火車的主人就是我們堅持夢想的榜樣,大學生要肯作為,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并勇于堅持,最終一定能夠收獲生命的精彩。”最近,該校若水書院的學生們剛對小火車完成了一次維護,他們小心翼翼地清洗、除銹、補漆。“就像單院長所說,這是一部夢想的小火車,我們走在校園中,看見它,就感到了夢想的力量!”學生劉凱說道。
猜你喜歡
- 搜索
-
- 10-25中國青年報特別報道IVT學生留校工作機制,國內多家媒體轉載———《高職生成功留校:自信和經驗可彌補》
- 04-19《蘇州日報》小火車背后的夢想故事
- 03-21《蘇州日報》:IVT若水書院-夢想的孵化器
- 09-11人民政協報——校企合作要建立在“平等對話”基礎上
- 06-23蘇州日報——古羅馬與漢代服飾 在蘇州“同臺秀”
- 06-18蘇州日報——蘇南全球創客大賽 招募200個團隊
- 06-09我院一場校園招聘會 引發數家媒體刷屏
- 06-08光明日報——光明網:校園招聘企業開直升機“搶人”
- 06-08中國青年報——直升機“空降”高職校園爭人才
- 06-05揚子晚報——高大上!直升機空降高職校園招聘會
- 04-19《蘇州日報》小火車背后的夢想故事
- 08-03《蘇州日報》整版刊載單強院長專訪:讓授智超越授能
- 03-21《蘇州日報》:IVT若水書院-夢想的孵化器
- 10-25中國青年報特別報道IVT學生留校工作機制,國內多家媒體轉載———《高職生成功留校:自信和經驗可彌補》
- 09-11人民政協報——校企合作要建立在“平等對話”基礎上
- 06-09我院一場校園招聘會 引發數家媒體刷屏
- 05-21《中國青年報》—劉晟晨:“快閃”讓大學生活crazy
- 05-29《新華日報》—畢業生10年后超過80%都成老總,高職“牛校”辦學有秘訣
- 04-23《中國青年報》:一場校企“抱怨會”不經意間觸及“回歸教育本質”問題
- 06-08光明日報——光明網:校園招聘企業開直升機“搶人”
- 標簽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