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快閃,時下大熱的一種新興活動。組織者利用網絡聯絡參加者,在指定地點、指定時間同時出現,共同擺出引人注意的動作,然后快速“閃人”。“在校園里看多了唱歌跳舞這種一板一眼的晚會,快閃這種方式更加潮,青春就該干點青春的事”,校園快閃族的領袖劉晟晨將快閃定義為一種“可以讓大學生活crazy一把”的活動。
劉晟晨介紹,快閃的活動形式、地點其實發揮空間很大,只要有好的創意,并且策劃到位,就能吸引大家的目光。“我們組織了很多同學瞬間在食堂一個窗口排隊打飯,有序打飯1分鐘后馬上四散”,這是他首次在校內小試牛刀。
成功的喜悅讓他投入了更多的熱情,而蘇州獨墅湖高教區內的文星廣場成為他更大的舞臺。他組織學校同學在廣場上同時擺出“定格”動作,“有的喝牛奶喝到一半停在那里,我扮演的是書本被人撞掉,撿書本的瞬間”。在他的指揮下,人聲鼎沸的文星廣場上演了一幕“時光靜止”。
這種無厘頭的表演在家長們看來沒有任何意義,而在劉晟晨看來卻是一個能夠“發光發熱”的好載體。比如,一次宣傳環保理念的快閃活動中,他在宿舍通道內故意擺上一個垃圾桶和一個廢棄飲料瓶,讓經過的同學主動去撿,隨后等在一旁的快閃族們立刻包圍撿垃圾者,并報以熱烈掌聲。“這個活動比每天告訴我們要愛護環境的說教更有震撼力。”他認為,從構思、組織再到最后的實施,快閃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都付出了努力,這并非無意義的事情。
對于快閃族來說,每次參加活動也是一次鍛煉的機會。劉晟晨說,要在快閃中玩得開心,表演者就要膽子大,還要有一定的表演天賦,同時嚴格的時間觀念和服從指揮也必不可少。“時間觀念、團隊合作、自我表達,這些都對以后工作有幫助”。
劉晟晨還向學校申請成立了快閃社團,給更多喜愛快閃的同學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社團成員們還策劃了一次抵制活熊取膽的公益快閃行動,“就是在鬧市區,由同學扮演熊和取膽者,其他成員演繹‘暴打’取膽者”。
劉晟晨不僅對于快閃感興趣,還喜歡拍攝微電影。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首部微電影作品《雙面浴室》已拍攝完成,并且已上傳網絡。他介紹,電影的靈感來自自己以前所寫的一篇探討人性的文章,并且劇本由自己改稿完成。
《雙面浴室》的故事講述了在浴室內洗澡的學兄與學弟偶遇,兩人相談甚歡,相約一同去打游戲,但是當兩人穿上衣服,貧富立顯,最后各奔東西。電影力圖用未穿衣服時的平等交流和穿上衣服后貧富差距的鮮明對比,表現出人生而平等,但是隨著世風世俗漸漸區分的社會事實,引發人們的反思。
對于為何選用這樣嚴肅的話題,他覺得,現在拍攝的微電影都是關于青春、愛情、校園,題材都太過單調老套,而人性問題卻是現代社會應該關注的話題。他還說,自己拍攝的電影題材雖然嚴肅,但劇情并不死板,是通過“貧二代”與“富二代”切入,選用大學生喜歡的游戲作為線索,通過夸張的藝術手法體現一種黑色幽默。
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網上點擊率逐步攀升,劉晟晨坦言十分感動,“看著點擊率500、1000、2000的往上漲,感動得很想哭,自己的作品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被網友力頂就像孩子被夸獎一樣驕傲。”
“我最初要參加比賽的時候,周圍的同學都說我瘋了,不是學藝術的,也不是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生,參賽只會自取其辱”。但是,劉晟晨并沒有因為別人的眼光而放棄,和幾個支持自己的同學一同工作了兩個星期,每天重復地對臺詞、練表情,“重復到想吐了,但還是不停下來,我相信創造力和學歷不成正比”。
在他看來,拍電影的動力源于自己性格中的這種創造力,表演欲讓自己熱愛拍電影,就像對快閃的興趣一樣,電影這種藝術恰恰能讓這種創造力體現。“電影相當于一個媒介,讓住在自己內心的那位藝術家走出來,通過拍電影展現自我價值”。
在未來的道路上,劉晟晨說如果有機會,自己會將拍電影作為事業,但如果不能從事電影事業,也會將拍電影作為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不會放棄自己的藝術家夢想。
猜你喜歡
- 搜索
-
- 10-25中國青年報特別報道IVT學生留校工作機制,國內多家媒體轉載———《高職生成功留校:自信和經驗可彌補》
- 04-19《蘇州日報》小火車背后的夢想故事
- 03-21《蘇州日報》:IVT若水書院-夢想的孵化器
- 09-11人民政協報——校企合作要建立在“平等對話”基礎上
- 06-23蘇州日報——古羅馬與漢代服飾 在蘇州“同臺秀”
- 06-18蘇州日報——蘇南全球創客大賽 招募200個團隊
- 06-09我院一場校園招聘會 引發數家媒體刷屏
- 06-08光明日報——光明網:校園招聘企業開直升機“搶人”
- 06-08中國青年報——直升機“空降”高職校園爭人才
- 06-05揚子晚報——高大上!直升機空降高職校園招聘會
- 04-19《蘇州日報》小火車背后的夢想故事
- 08-03《蘇州日報》整版刊載單強院長專訪:讓授智超越授能
- 03-21《蘇州日報》:IVT若水書院-夢想的孵化器
- 10-25中國青年報特別報道IVT學生留校工作機制,國內多家媒體轉載———《高職生成功留校:自信和經驗可彌補》
- 09-11人民政協報——校企合作要建立在“平等對話”基礎上
- 06-09我院一場校園招聘會 引發數家媒體刷屏
- 05-21《中國青年報》—劉晟晨:“快閃”讓大學生活crazy
- 05-29《新華日報》—畢業生10年后超過80%都成老總,高職“牛校”辦學有秘訣
- 04-23《中國青年報》:一場校企“抱怨會”不經意間觸及“回歸教育本質”問題
- 06-08光明日報——光明網:校園招聘企業開直升機“搶人”
- 標簽列表
-